秋种是全年农业丰收的基础,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完成明年农业的目标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天长市2020年秋种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精神,结合郑集实际,提出2020年秋种工作意见。
一、总体思路
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市要求,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秋种生产工作,重点是稳定秋种面积,强化科技、发展订单,大力推广关键技术,全面提高秋种质量,努力实现明年夏季粮油生产新突破。
二、具体目标
计划秋种面积4.2万亩,其中小麦3.5万亩,油菜0.2万亩,其它(含绿肥、青饲料)0.5万亩,主攻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大力推进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促进小麦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发展优质专用小麦面积3万亩,落实订单生产面积3万亩。因地制宜调整秋种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增加种植油菜面积,提高生产效益。
三、重点工作
(一)调优种植结构。以秋种为主要契机,立足市场需求,调优品种结构,主攻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区域种植,全镇发展优质专用小麦面积3万亩,落实订单生产面积3万亩。扩大油菜种植面积。
(二)主攻优质专用小麦生产。认真贯彻落实全省秋种结构调整暨农业农村重点工作三季度调度会议精神,着力推进全市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大力发展适应性专用小麦,推进优质专用小麦整建制规模种植,通过抓大片、大户建设,辐射带动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大面积平衡增产。每个种植主体选用1个品种。按照“统一种植品种、统一农资使用、统一管理方式”要求,帮助指导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等专用小麦种植主体按照农产品优质专用目标要求,认真落实配套保优栽培技术措施,开展标准化种植,确保优质专用小麦产出商品质量性状一致。发展专业化服务组织支撑作用,鼓励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单项、多项或全程式生产服务,推进规模化经营和全过程服务。支持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主体参与优质专用小麦种植,落实订单生产,粮食收储企业按品种、按标准,实行单收单储,实现优质优价。
(三)提高秋种质量。按照“适期、适量、适墒、适法”要求,努力实现一播全苗,全面提高秋种质量。春性小麦适播期在10月底至11上中旬为宜,亩基本苗15万左右。小麦品种以镇麦12、镇麦168等为主,油菜品种以秦优7号、陕油15、沣油737等为主。提倡旋耕施肥播种复式作业技术和机开沟技术,重点抓好秸秆机械化还田,深旋深翻,深埋秸秆,精细整地,播前药剂拌种防治病害,播后及时镇压,提高播种质量。示范推广油菜机条播、飞机播种等技术,提高油菜种植机械化水平。充分发挥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作用,加大农业全程机械化托管技术应用。制定、完善天气、灾害防控应急预案,做好防灾技术指导运用和抗灾物资储备。
四、主要措施
(一)成立组织领导。镇成立秋种工作领导组,把秋种工作摆上重要的工作议程,加强组织领导,细化工作措施,强化职责管理,推动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确保高质量完成今年秋种各项工作任务。
(二)强化政策支持。发挥政策导向作用,重点支持秋种结构调整和关键技术措施落实,谋划规模种植补贴,激发种植大户、合作社等主体参与优质专用小麦规模种植。同时,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大力宣传农作物大灾保险,强化种植保障,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提高农户投保率、政策到位率和理赔兑现率。
(三)强化指导服务。领导组加强工作指导,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强化“四情”监测,及时发布监测信息和田管措施建议。组织农技、农机人员进村入户开展秋种技术培训和服务。大力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对小农户的服务覆盖率,提高秋种生产社会化和组织化程度,推广绿色高质高效农业生产方式,引导现代农业发展理念。加强市场监管,保障农资市场供应,严厉打击不法经营,严防假劣农资坑农害农。
(四)强化督查调度。领导组适时开展秋种工作督查调度,检查秋种进度和播种质量,对秋种质量、品种、订单、技术推广等环节和任务措施,重点督查村部周边,公路沿线秋种进度、面积、质量,做到应种尽种,无抛荒,确保秋种各项工作均衡开展,为全年农业生产目标完成奠定基础。
附:郑集镇2020年秋种工作领导组成员名单
郑集镇2020年秋种工作领导组成员名单
组 长:程修荣
副组长:王家云 刘智杰
成 员:杨蓉莉 孟爱国 陈杏山 戴春青
崇哲元 王先朝 孙太山 厉明文
黄宝军 吴建山 任永宝 虞元彬
鲍文田 陆 海 秦维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