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概况信息 > 历史人文

文化名人 - 吕荧

发布时间:2017-01-10 17:45 来源:天长市 阅读次数: 字体:【  

  吕荧,原名何佶,笔名吕荧,天长新何庄(今仁 和乡)人,民国4年(1915年)11月25日出生于一地主家庭,7岁在家读私塾,民国17年去南京,在南京读完小学和中学。中学期间,爱好文学,开始学习写作诗歌和散文,阅读鲁迅等人作品和苏联小说。1935年考取北京大学历史系。“一·一九”学生运动中,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外国组织“民族解放先锋队”,开始研读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著作。大学期间写诗,又写文艺评论文章,是北京大学进步文艺团体“浪花社”的主要成员之一。

  民国26年北平沦陷后,吕荧随流亡学生赴武汉,民国27年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并结识了胡凤等文艺界知名人士,胡凤还在《七月》杂志为他发表短篇小说《北中国的火炬》。是年,又与罗烽等结伴赴延安,至西安时因国民党封锁了道路,遂去山西临汾民族解放先锋队工作。后因身体多病,难以适应,于民国28年去西南联大复读。民国29年,开始以吕荧的笔名发表译作和文艺理论文章。民国30年大学毕业,民国31—34年在四川教中学,与重庆文化界进步人士胡凤、邵苓麟、冯雪峰、骆宾基等联系较多。民国35年,任贵州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与一些进步教授创办《时代周刊》,进行争取民主、和平、反对内战、独裁的宣传,遭到校方保守势力的功击,民国36年夏愤然离校,辗转至台湾师范学院任教授。

  自民国30年大学毕业到民国38年全国解放前夕,吕荧发表大量译著和论著,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翻译俄国普希金等人的作品,评价苏联文学,研究国内革命文学等。民国32年译著《普希金论》(卢那察尔斯基著)由远方书店出版,民国33年重庆云围书店出版他翻译的普希金诗体小说《叶普盖尼·奥涅金》,民国34年,他和夫人潘俊德以“泥土社”的名义,自费出版论文集《人的花朵》,书中对鲁迅、艾青、田间、曹禺等革命作家的现实主义作品给予高度评价,对普列汉诺夫等人的著作作了探讨研究。民国36年,译著《普希金传》(吉尔波丁著)、《叙述与描写》(匈、卢卡契著),由上海新文艺出版社出版。

  1949年4月,吕荧经香港回北京,迎接新中国的诞生。7月,出席全国第一次文代会,后参加作协,10月去大连了解工人文艺运动。1950年应邀去青岛山东大学担任中文系主任、教授。1952年因遭不公平“批判”,愤然拂袖而去。1952年冬,经冯雪峰同志邀请到人民文学出版社特约翻译,后担任《人民日报》文艺部顾问至1956年,并从事美学研究,后因讨论胡风集团问题被隔离审查一年之久。1957年12月3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他的学文论文《美是什么》(毛泽东亲自校阅该文的“编者按”),才公开为其平反。十年浩劫中,他重遭迫害,又被投进劳改农场。由于受着非人的折磨,1969年3月5日,他含冤死于河北清河农场。1979年5月,公安部为其平反,恢复其政治荣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