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概况信息 > 历史人文

文化名人 - 朱寿昌

发布时间:2019-01-11 15:34 来源:市政府办 阅读次数: 字体:【  

  朱寿昌,字康叔,宋天长秦栏里(今秦栏镇)人。《宋史》有传,是流传甚广的古代“二十四孝”中的一位。其父朱巽是宋仁宗年间工部侍郎,母刘氏是朱巽之妾。朱寿昌幼时,刘氏被朱巽遗弃,母子从此分离50年。
  朱寿昌长成后,出而为官,仕途颇为顺利,先后做过陕州、荆南通判,岳州、阆州知州,广德知军,河中府通判,鄂州知州,以后又任司农寺少卿、朝议大夫,迁中散大夫等。任阆州知州时,大户雍子良倚财仗势,横行乡里,多次无端杀人而无人敢治其罪,朱寿昌取之正法,百姓叹服。朱寿昌与生母分离后,思念之心萦萦于怀,“饮食罕御酒肉,言辄流涕”,四方打听均无音讯。为此他烧香拜佛,并依照佛法,灼背烧顶,以示虔诚。熙宁初年,传说他母亲流落陕西一带,嫁为民妻,他刺血书写《金刚经》,辞去官职,千里迢迢,往陕甘一带寻母,并与家人道:“不见母,吾不返矣。”精诚所至,朱寿昌终于在同州找到了母亲。此时老母已70有余,寿昌也年过半百了。刘氏离开朱家以后,改嫁党氏,又有子女数人,寿昌视之如亲弟妹,全部接回家中供养。有人将朱寿昌弃官寻母之事上奏神宗赵顼,神宗诏令官复原职。名公巨卿如苏轼、王安石等争为诗文赞美其事。朱寿昌的孝义之名,播于朝野。
  朱寿昌与苏轼相与甚熟。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艰难穷困。时朱寿昌为鄂州太守,与黄州隔江相望,时常送去酒食;苏轼亦常为朱寿昌写诗填词,作字作画。当时湖北一带农民穷困,一般人家生养二男一女,再生则溺死,苏轼不忍,特地写信着专人送达朱寿昌,请立赏罚,变此恶习。在《苏东坡全集》中,可查到的苏轼致朱寿昌的信有二十一封、诗八首、词二首,有关朱寿昌的文二篇。其中《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一首,最为传诵。
  朱寿昌年70而卒。他弃官寻母一事,历代广为流传。天长秦栏旧有朱孝子墓。明弘治年间,曾立碑于墓侧,嘉靖年间,建孝子祠。今墓、祠均废,仅存清嘉庆二年(1797)所立石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