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政务公开工作实效提升政府为民服务能力

    发布时间:2020-01-15 15:03
    【字体:打印

      

    着力提升政务公开质量,加强政策解读和政务舆情回应,深化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完善政务公开制度规范,是新形势下提升政务公开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近年来,随着新修订条例的颁布实施,在省、滁州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下,尤其是今年机构改革职能调整后,天长市紧紧围绕党和政府中心工作及群众的关注关切,以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为主线,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全力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强化行政决策、执行、管理、服务和结果等公开(以下统称“五公开”),丰富主动公开信息,持续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平台建设,着力提升政务公开服务能力,为促进本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发挥积极作用。

    一、强化四个机制,落实组织保障。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机制。建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协调联动的政务公开工作机制,有效推动本地、本部门开展政务公开工作。市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积极会同各成员单位协调处理政务公开相关事务,安排部署上级各项任务,各发布主体按上级要求配齐政务公开专职人员,从编制、财政等机制方面给与人员和财政保障

    二是强化制度规范机制。注重制度建设,紧密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依托市政务公开网,建立政务信息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审核发布、社会评议等制度,焦社会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丰富政民互动的渠道和方式,建立统一的新闻发布、政策解读、回应关切、公众参与等制度。积极推动政府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三是强化人员培训机制。每年制定政务公开专项业务长效培训机制和计划,结合市行政学院或大学院校等教育机构有计划、常态化地组织开展政务公开相关业务知识培训和交流研讨,及时把握政策精神,增强专业知识,有效提高信息发布、政策解读、回应关切等业务能力和水平,打造一支懂法、敬业的政务公开专业人才队伍 。

    四是强化工作考核机制。将政务公开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中,强化考核抓手和力度,加强工作责任追究,定期开展调研督查,年终对政务公开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针对工作推进过程中出现的履职不到位、落实不到位、整改不到位等情况,予以通报问责。

    二、突出五个重点,推进政务公开。

    一是推进平台建设。加强政务公开网的平台建设和管理,主动按照安徽省发布的2019年县(市、区)级政府信息主动公开目录规范要求对我市政务公开平台目录及版面进行重新梳理调整,举办相关业务专题培训会,完成了调整后新平台的上线,同时积极与滁州市对接,配合全地区集约化平台建设。我们还加强与多部门协调配合,强化平台运维责任和内容保障工作,完善信息发布各项制度和机制,严格按要求发布各类政务公开信息,注重发挥新媒体的作用,加强与政务微信、微博等媒体的互动与宣传,推进政务公开平台建设向纵深发展,为市场主体添活力,为人民群众增便利。

    二是落实“五公开”。扎实推进行政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等“五公开”。严格规范公文办理流程,依法定期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统筹制定主动公开基本目录,统一公开标准,提升主动公开的标准化水平。执行保密审查制度的前提下,应公开尽公开,对申请量大、涉及面广的依申请公开信息,调整为主动公开。依法依规处理公众申请获取相关政府信息,保障公众合理需求,进一步规范了依申请公开答复工作。近年来,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天长市严格按照“五公开”要求,紧紧围绕权力运行全流程、政务服务全过程的公开透明,重点打造民生类、执法类全公开,进一步深入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打造阳光型、服务型、智慧型政府。

    三是加强政策解读。按照“谁起草、谁解读”的原则,出台重要性政策性文件,做好相关政策解读,多部门联合发文的,牵头部门负责做好解读工作,落实解读责任。政策性文件与解读材料要求同步组织、审签、发布。市级文件的起草和解读由市级负责人负责,部门文件的起草和解读由部门负责人负责。文件公布前均由司法部门对发布解读内容进行法律把关,依法规范解读。拓展政策解读的渠道和形式,政策解读可在网信部门指导下联合多部门通过政府网站、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以图片、图表、音视频等形式向公众进行发布和解读,让社会公众全面了解政府工作,增强政府工作的公信力、透明度。

    四是强化回应关切。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回应责任,做好社会关切回应工作。建立健全市政府办和宣传、网信等部门联合协调回应机制,落实新闻发言人制度,加强与媒体沟通联系,通过举办新闻发布会和利用新媒体发布等方式及时回应发声、阐明政策、解疑释惑。对于网络上网民的留言和来信,按照相关规定按时、按质予以处理和答复,继续加强与市长热线、领导信箱等平台对接配合,深入做好社会关切的回应工作。

    五是扩大公众参与。围绕市委、政府中心工作和公众关心的重要政策、重大建设等热点,让公众参与政策制定、执行和监督,不断完善政策、改进工作。通过征求意见、听证座谈、咨询协商、列席会议等方式扩大公众参与。严格按法律法规参与听证,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团体、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提高响应速度,研究改进方法,通过扩大公众参与度,切实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三、打造五个特色,提升为民服务水平。

    一是着力打造重点领域公开重点,实现社会公益事业项目实施过程全公开。为贯彻落实中央有关决策部署和政策举措,围绕天长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在政务公开平台内设立“社会公益事业建设领域”专栏,内设教育信息、医疗卫生、脱贫攻坚、环境保护、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灾害事故救援、公共文化体育等七个专题,详细具体地公开了社会公益事业建设情况,深入解读相关政策和举措,讲明政策措施和工作进展,进一步规范社会公益事业建设领域公开的内容、形式、时间和程序,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公开,深入推动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工作。

    二是着力规范政策解读发布机制,进一步提高政策解读质量和权威性。天长市政府出台相关规章制度,要求所有规范性文件的起草、发布和政策解读均由司法局从源头把关,以市委、市政府或两办的名义出台的民生和经济活动类重要政策性文件,按照“谁起草、谁解读”的原则,由市政府作政策解读工作。以部门名义印发的政策性文件,由该部门负责做好解读工作。多部门联合发文的,由牵头部门负责做好解读工作。部门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解读人,并在政务公开网或新闻发布会进行权威发布,按上级要求做好“4·2·1+N”新闻发布会工作,通过举办新闻发布会、撰写解读文章、接受媒体采访等多种方式发布各类政务信息及群众意见的收集和采纳情况,规范解读政策,传递权威信息。

    三是着力健全政务舆情应对处置机制,进一步提升社会关切回应效果针对政务舆情的收集、处置、回复,天长市建立健全了回应关切相关机制,积极做好主动回应和互动回应的办理工作,限时办结、及时回复,同时加强与各部门协调配合,确保群众各类咨询、合理诉求及时得到回应解决。我们还通过分析研判各类政务舆情的类别,梳理出社会关切的减税降费、金融安全、生态环境、脱贫攻坚、教育改革、食品药品、卫生健康、养老服务、公正监管、社会保障、社会治安、房地产市场等经济社会热点,以及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办事创业的焦点等13个方面,统一将此类共性问题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网络主动回应、建立网站智能问答库等形式向公众予以答复,进一步畅通政府与群众之间的交流互动渠道,提升了政民互动回应的效果

    四是着力提升决策执行公众参与度,积极推动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建立健全社会公众列席政府有关会议的制度,增强决策透明度。近年来,天长市重点在通过征求意见、列席政府常务会议等形式上扩大公众参与度,邀请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代表及新闻媒体按法律法规程序现场参加听证,接受社会各界监督指导,积极推动了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着力打造了法治、创新、廉洁和服务型政府。

    五是着力打造基层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进一步提升政务公开服务水平。

    梳理政务公开事项、编制政务公开事项标准、规范政务公开工作流程、完善政务公开方式4方面是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的“规定动作”。根据滁州市政务公开办要求,为全面提升基层标准化建设水平,我市设立了新街镇和张铺镇为基层政务公开示范点。其中,天长市新街镇在试点工作中,创新公开形式、优化公开载体,在全镇8个村(社区)试点村级财务“小发票”公开,以公开村级财务原始票据、凭证公示的办法,提高政务公开程度,让群众对公开内容“一眼明”。为便于查阅,新街镇还及时优化公开载体,在“智慧新街”微信公众号开辟“小发票”公开专栏,每月分村将村级“小发票”原始票据、凭证公示采集汇总在公众号公开,让村民在线查阅“不用跑”。张铺镇高位推进试点工作,在做好网上政务公开维护工作的同时,重点打造了线下公开渠道,建立了政务公开办公室,设立了政务公开查询点、依申请公开受理点和意见收集箱,并相关制度公布上墙。近期,投入10多万元,规范打造了镇村公开栏,对栏目设置、区域划分统一标准、统一设定,并要求按时按质公开信息。在两试点镇大胆尝试创新的基础上,我市正在总结经验计划向其他各镇(街道)及市直部门推广,努力打造出天长有特色、有亮点的政务公开工作方式。

    今年以来,天长市各类政府信息公开主体在政府信息公开网上主动公开政府信息达23475条;重点领域单位共发布重点领域信息5839条;组织了四期35场新闻发布会,共35家部门单位作发布,参会人数达240余人,政策文件发布并解读13条;回应关切中主动回应35条,市长、部门信箱等互动回应1297条;依申请公开31件;举办了3次业务培训会,召开4次政务公开推进会,1次政务公开现场会,按上级要求完成政务公开工作各项目标任务,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理论素质,不断创新,提升了政府为民服务能力,服务好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