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概况信息 > 历史人文

文化名人 - 罗万象

发布时间:2017-01-11 17:37 来源:天长市 阅读次数: 字体:【  

  罗万象,字光大,别号紫虚,江西南昌人,生卒年月不详。明崇祯四年(1632年)由举人任天长知县。时值明末,朝廷腐败,官员贪赃枉法,大明王朝已风雨飘摇。到任后,罗万象兴利除弊,竭尽全力,治理天长。他上任后的第一件事是清理田赋征收中的“火耗”弊端。明代州县在征收田赋时,须将所征的零碎银两,按规定成色溶化成银锭(即元宝)后上交。银两在溶化时有所损耗,官府以此为名,在征收田赋的同时另征火耗银。银两溶解时折耗最多为百分之一二,但官府任意增加,有的竟增加到百分之二三十,官员乘机中饱私囊。罗万象下令,按实际损耗征收,不允许多加分毫,并将每亩应征田赋的银两数和实际的火耗写成“易知单”(清单)交给农户,农户以清单所列数额交赋,农户称善。第二件事是精简衙门的吏役,将吏役存在的种种恶习逐项列出公布,惩前毖后,吏役慑服。同时改变衙门作风,“温婉待民,民视公庭为家室,不知官之尊也”。在乡镇,完善保甲制度,以保一方平安;制订乡约,倡导邻里互济;兴办教育,培养人才;修桥补路,重建四城门堞楼,修建学官等。“未及年余,诸事尽举”。有一年,天长大水,南来的山洪,经护城河冲毁东门的新河桥(即今浔河桥)。市民往来靠摆渡,由于河水湍急,常出现翻船殒命的现象。乡绅耆宿皆言要根治此患。罗万象捐出自己的薪俸,邑人在他的感召下,纷纷捐资重建新河桥。为保障县城及桥梁安全,又在桥南筑一道堤埂,阻截汛期山洪。堤成,罗万象命名为“救生堤”并作《救生堤记》。罗万象诗词俱佳,有《春游大觉寺》等诗作。在任期间,还主持编纂了明崇祯《天长县志》(今佚)。罗公政绩卓著,深得天长人民的爱戴。数年后,由天长奉调湖广潜江县任。不久,擢升为南(京)户科给事中。此时的明王朝已岌岌可危,而南明的小朝廷在马士英、阮大铖把持下,不思国家安危、贪图享乐,相互争权夺利。一身正气的罗万象看不惯这种腐败行为,上书弹劾马士英、阮大铖,揭露他们弄权误国的丑行。因为不愿和这帮奸佞为伍,上书后即挂冠离去。罗万象的挂冠上书,一时传遍南明小朝廷,给马士英、阮大铖沉重的一击。此时,清兵正大举南下,罗万象来到天长,隐居在城门乡(今小关)自号湖滨旅客,“黄冠草履”,和当地民众打成一片,劝农桑、教义学,深受民众爱戴,终卒此乡,葬于长亭(今万寿乡长亭村)。

  罗万象在明末政局动荡的艰难时期来天长任职。作为一位七品知县,他励精图治,关心民众疾苦,政绩斐然。在南明小朝廷中,他面对权奸,仗义上书,愤而辞官。难能可贵的是,他在辞官后,面对清兵南下,即将改朝换代的非常时期,选择了天长作为他的终老之地,说明他对天长有多么深厚的感情。天长人民对这位清正廉洁、心系民众的知县也十分尊崇。据清代知县刘珊在《告罗公墓文》中写到:“古之有功德于民者,民皆祀之……天长自设邑以来,无虑数十百令(指有多任县令),惟宋包孝肃公有专祠(天长东门的包公祠,今无存),后此,独有明罗公得附祀焉……民至今保护其墓也,而知之矣”。邑人将宋代包拯、明代罗万象作为“二贤”供奉。清代几部《天长县志》中均有罗万象的记载。民国年间天长士绅何葛民有诗赞道“万古包罗堪继美,千秋志乘待增编”。著名学者周原冰题词勉励县人:“羡包罗之为人,宜多思以养气,勿堕奸谋”。罗公墓今已不存,墓碑尚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